本文目录
生活上,人们都爱看电视剧和电影来释放各种压力,这也是娱乐传媒行业存在的刚需价值。
对于电影、电视剧的认识,可能很多人并不陌生,以前可能比较稀缺,毕竟那时候电视机很贵,手机还是老人机。人们的精神生活,往往要让步于物质生活,过去几十年,我国还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国度,人们对影视的追求,非常强烈。
不过,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电视机和手机越来越普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大爆发,但是文化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于是,很多企业开始将文化进行产业化,拍电影,拍电视剧,作为公司的主营业务。很多的优秀文化传媒公司,开始了上市历程。
当然,文化传媒公司能上市,也就意味着很能赚钱,否则很难成为公众公司。
有意思的是,电影电视剧行业很赚钱,很暴利,至少在很多人眼里是这样的。因为我们看到过很多电影的票房不断创造历史记录,动不动就几十亿的票房,在很多人眼里,基本上就是土豪行业,随便捡钱的味道。
拍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成本可能不多,但是票房业绩远远超过其成本几十倍,但是传媒公司股价表现并不容易。
电影、电视剧确实能赚钱,但是那只代表爆款电视剧和电影,而很多人只是被这些高票房的电影光环效应所影响。
2020年春节档爆款电影《唐探三》票房32亿是万达电影旗下的杰作;《你好,李英焕》破53亿是北京文化电影旗下的作品。
我们打开这两家上市公司历来的业绩来看看,万达电影2019年三季度净亏损47.3亿,2020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分别净亏损5.9亿、15.6亿、20.1亿;也就是说,整个一年下来,净亏损88.9亿。算上爆款电影32亿,依然亏损56.9亿。
北京文化2019年第三季度净亏损23亿,2020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分别净亏损0.19亿、0.64亿、1.16亿,算下来,全年净亏损24.99亿,算上爆款电影票房也仅仅只赚了28.01亿。
当然,可能会有人说,因为疫情的原因,传媒公司亏得比较严重,不过注意,2019年第四季度两家上市公司业绩都是巨额亏损,那时候疫情还没有爆发。
这也是当两家春节档电影爆款出来后,对两家公司股价形成了短期刺激,但是随后又跌回了票房前的水平,目前依然处于下行趋势。
首先,我们不要看爆款电影票房,因为对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全年也就那几部,一旦出现某一部电影巨亏,希望通过下一步挽回损失,难度系数是非常大的。
其次,电影影视剧大部分利润,不在上市公司手中,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收入都被导演、演员纳入馕中,剩下的利润留给企业的并不多。我们都知道越红的影视明星和导演,开的薪酬都是天价水平,这一点恐怕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
最后,影视传媒公司是一种高度依赖劳动力的行业,普通的行业还可以通过智能化设备等降低人力成本,但是影视传媒就很难。关键是影视传媒公司一旦打造成功某一个巨星,那么其付出的成本和收入往往不成比例,这也是影视传媒行业股价走低的重要成因。
电视剧作为引领当代大众文艺的“先锋队”,发挥着反映历史风云、谱写时代旋律、表达人民心声的社会文化职能。随着大众媒介的普及与升级,电视剧的文化职能日益深化。
近年来,我国国产剧市场始终在推行减量提质。尤其是最近两年,受到疫情和行业调控影响,虽然剧集数量减少,但精品剧成为电视剧市场热点。2018-2020年,获得发行许可证的国产电视剧数量持续下滑,到2021年,全国电视剧发行194部,较上年同期进一步下滑。
随着我国电视剧发行量的持续下降,我国国产电视剧总发行集数也在持续回落,到2021年,全国电视剧发行总集数为0.67万集,较2018年已下降近50%。
受发行减少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影视剧制作总时长规模也随着下滑,2017年,全国影视剧类节目制作时长为15.31万小时,到2021年,总制作时长规模下滑至7.52万小时,同比下降21.17%,较2017年总规模减半。
从电视剧节目播放情况来看,在我国电视节目制作量持续下滑的背景下,我国电视市场需求增长整体放缓。
从电视剧整体播放情况来看,2017年以来,全国电视剧总播放量虽有下滑,但总体保持在20万部以上水平,到2021年,全国电视剧播放量为20.89万部。
影视剧总播放时长方面,据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影视剧节目播放规模平稳提升,到2021年,全国影视剧节目播放总时长为884.33万小时,较上年同期增长1.29%,整体增速为近五年最低。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广播电视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13年11月4日,首届中国(杭州)电视剧节目推介会和2013年度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据组委会统计,共有490多部、17700余集电视剧参加了此次推介会,涵盖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现实、生活情感、革命军事、武侠动作等主要题材类型,汇集了《天龙八部》、《大汉贤后卫子夫》、《飘帅》、《大当家》、《鹿鼎记》、《步步惊情》、《爱情公寓4》、《十月围城》、《致青春》等大热剧目。
当前,中国电视剧行业进入了大动荡、大变革时期。虽然国家文化产业利好政策不断释放,电视剧播出平台多样化、受众需求快速提升、产业投资和规模激增,但目前中国电视剧市场仍是虚假繁荣,泡沫在放大。据广电总局统计,中国每年电视剧生产量为1.5万集左右,但只有约8000集能得到播出,其他的片子基本拍完就进了仓库。这表明,中国电视剧行业还处于低层次发展阶段,上下游从业者整体上比较浮躁。
总局倡导表现真实可信的平民中国梦的电视剧
因此,为帮助电视剧行业迈过发展过程中的这道“坎”,打造行业发展风向标,在2013杭州电视剧推会上,广电总局相关领导表示,在新的一年里,电视剧创作仍然需要避免过度娱乐化,倡导表现真实可信的平民中国梦的电视剧。而这样的原创剧集则需要创作者付出更多的心血,克服创作中的浮躁心理,对电视剧剧本和编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更多优秀电视剧编剧和创作人员以及整个电视剧制作领域带来的新的发展良机。
而另一方面,则是广电总局对电视娱乐节目的从严控制。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限娱令”——《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2013年10月20日,广电总局再次向卫视下发“加强版限娱令”,要求每季只有一档歌唱类选拔节目进黄金档。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视剧行业转型升级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前瞻》指出,“限娱令”的颁布,对电视剧的质量和数量需求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限娱令”提高了电视剧的“出场”时间和“吸睛率”
首先,电视剧播出份额得以扩大。“限娱令”的出台,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新闻类、社科类、道德建设类等节目去填补原有的晚间黄金档,然而基于推出新节目难免会带有盲目性,是否适合观众口味尚需时间验证。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剧成为电视台最保险的选择。
其次,电视台对精品剧的需求增加。在“限娱令”的背景下,各卫视为争夺市场份额,吸引更多观众,对精品剧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再次,电视剧播出量大幅上升。在“限娱令”的背景下,2012年黄金档时间湖南卫视以2个独播剧场的编排为主;安徽卫视推出1个王牌剧场+1个独播剧场;江苏、辽宁、吉林、河南卫视晚间时段以3集播出为主;多数卫视的容量为周一到周日每天2集全年无休。
而从2012年以来省级卫视电视剧收播比重情况来看,在“限娱令”的影响下,省级卫视电视剧播出量和上年同期整体相对持平,而卫视依靠电视剧获取收视的比重进一步加大。由此可以看出,“限娱令”限制了电视台的“娱乐”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视剧的“出场”时间和“吸睛率”。
前瞻产业研究院电视剧行业研究小组认为,在产能过剩、跟风严重的形势下,电视剧题材创作、营销传播的转型升级、电视剧制作机构和播出机构加快制播体制转型是中国电视剧行业的必然要求。同时,在政策持续利好、居民文化消费增长、市场竞争日益规范以及新媒体播放平台崛起的背景下,中国电视剧行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首先,驱动电视剧行业规模整体向上的动因在于电视台和视频网站整体广告收入的提升,目前电视台虽然面临视频网站的竞争,但强势省级卫视仍属于稀缺资源,其广告收入在未来几年仍有可能稳步上升,视频网站更多挤占的是弱势电视频道的广告收入。
其次,视频网站加入购剧行列一方面其用于内容采购的支出占广告收入的比例会高于电视台用于内容采购的广告占比,同时视频网站对内容的采购会更集中于优势资源,这有利于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公司的后续发展。
1、影视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如下:
2、中国是一个影视大国,有着众多庞大的影视机构和遍及各地的培训学院和机构,每年就有上万部影视剧搬上银幕和荧屏。中国还有十几亿的观众,这是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但是中国是个文化小国,甚至不及韩国。
3、韩国凭借15万电视剧大军在2005年使我国370多个电视台同时播放他们的电视作品。相比之下,我国目前有70万人从事电影、电视剧的创作,但影视文化产业直到现在盈利还不及韩国百分之一。
4、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5、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预示着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即将到来。专家预测,在未来20年中,影视文化产业将是持续高效发展的阳光产业。
6、在中国政策注重内容端输出的背景下,影视行业创作者们将从创作立意、作品创作模式、作品篇幅、连贯性与协同创作等方面提升影视产品的质量,内容提质是行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影视作品契合的不同目标人群,影视作品的的篇幅、节奏、内容紧凑度会有一定的差异。
7、内容丰富度的提升将是趋势所在。未来,影视作品的创作分工将更为明确。影视作品创作团队将明晰作品创作排期及各个内容分工,包括潜在风险发现、影视作品政策合规性审核、突发事件处理等。